OHSAS18001:1999“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pecification”于1999年發(fā)布,2005年對其進行系統性評審,考慮是否將其修訂更新。國際上眾多的反饋意見是,基于ISO14001:2004標準,應該對OHSAS18001:1999標準進行修訂,以使兩個標準更加兼容,并使OHSAS18001:1999標準更加完善。修訂方案在2006年和2007年完成,2007年7月正式發(fā)布OHSAS18001:2007“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Requirements”。我國在2001年基于OHSAS18001:1999“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pecification”制定頒布了GB/T28001-2001《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guī)范》。針對OHSAS18001:2007標準的發(fā)布,我國需考慮對GB/T28001-2001標準的修訂。本文針對OHSAS18001:2007標準相對OHSAS18001:1999標準的主要變化進行比較分析。
一、OHSAS18001:1999修訂原則和OHSAS18001:2007主要變化
1. 修訂原則
國際OHSAS項目組在對OHSAS18001:1999標準修訂過程中,主要把握了一下修訂原則。
⑴使OHSAS18001:2007標準與ISO14001:2004、ISO9001:2000標準更加兼容,以利于組織整合職業(yè)健康安全、環(huán)境和質量管理體系。
⑵“健康(health)”在OHSAS18001:2007標準中被重點突出和強調。
⑶基于職業(yè)健康安全的專業(yè)基礎原理,對標準內容做出澄清修訂。
2. 主要變化
基于上述原則,OHSAS18001:2007相對OHSAS18001:1999的主要變化如下。
⑴標準名稱發(fā)生了變化:OHSAS18001:2007“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Requirements(要求)”,OHSAS18001:1999“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pecification(規(guī)范)”。
⑵OHSAS18001:2007增加了引言部分,“策劃—實施—檢查—改進(PDCA)”的模式圖解也僅在引言部分給出,不在各主要條款開始位置分別給出部分圖解。
⑶術語和定義部分作了較大調整和變動,包括:
① 新增9個術語,分別為:可接受風險(acceptable risk)、糾正措施(corrective acction)、文件(document)、健康損害(ill health)、職業(yè)健康安全方針(OH&S policy)、預防措施(preventive)、程序(procedure)、記錄(record)、工作場所(Work-place);
② 修訂13個術語的定義,分別為:審核(audit)、持續(xù)改進(continual improvment)、危險源(hazard)、事件(incident)、相關方(interested party)、不符合(nonconformity)、職業(yè)健康安全(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 management system)、職業(yè)健康安全目標(OH&S objective)、職業(yè)健康安全績效(OH&S performance)、組織(organization)、風險(risk)、風險評價(risk assessment);
③ 原有術語“可容許風險(tolerable risk)”已被“可接受風險(acceptable)”所取代;
④ 原有術語“事故(accident)”被合并到術語“事件(incident)”中;
⑤ 術語“危險源(hazard)”的定義不再涉及“財產損失(damage to property)”和“工作環(huán)境破壞(damage to the workplace)”。
⑷為與ISO14001:2004、ISO9001:2000更加兼容,標準技術內容作了較大的改進,如為ISO14001:2004相兼容,新標準將原標準的4.3.3和4.3.4合并。
⑸作為職業(yè)健康安全策劃的一部分,在控制的層次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6)新標準更加明確強調對變化的管理。
⑺增加了新的條款,即“合規(guī)性評價(evaluation of compliance)”。
⑻對于“參與和協商(participation and consultation)”提出了新的要求。
⑼對于“事件調查(incident investigation)”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OHSAS18001:2007相對OHSAS18001:1999的內容變化分析
1.引言部分的變化
OHSAS18001:2007標準增加了引言部分,原OHSAS18001:1999標準無此內容。在OHSAS18001:2007標準的引言部分,給出了實施OHSAS18001:2007標準的目的、意義、以及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模式及特點。
2.范圍部分的變化
在范圍這個章節(jié)中,在組織使用OHSAS18001標準的目的性上,增加了“尋求組織相關方對其績效的確認,如顧客”;在標準針對的對象上,將原標準的“本標準針對的是職業(yè)健康安全,而非產品和服務安全”,修訂為“本標準針對的是職業(yè)健康安全,而不針對其他安全領域,如員工健康方案、產品安全、財產損失或環(huán)境影響”,進一步明確了OHSAS18001標準針對的職業(yè)健康安全對象。
3.術語和定義的變化
OHSAS18001:2007相對于OHSAS18001:1999的術語和定義變化,除本文上述的較大調整和變動外,內容方面的變化情況如下:
⑴OHSAS18001:2007的“可接受風險(acceptable)”相對于OHSAS18001:1999的“可容許風險(tolerable risk)”,內容上沒有實質性的變化。
⑵OHSAS 18001:2007直接摘錄了ISO19011:2001的“審核(audit)”術語。
⑶OHSAS18001:2007“持續(xù)改進(continual improvement)”的表達,更加強調持續(xù)改進是“不斷(recurring)”強化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過程。
⑷OHSAS18001:2007直接摘錄了ISO9000:2005的“糾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術語。
⑸OHSAS18001:2007直接摘錄了ISO14001:2004“文件(document)”術語。
(6)OHSAS18001:2007術語“危險源(hazard)”的定義,除不再涉及“財產損失(damange to property)”和“工作環(huán)境破壞(damange to the workplace environment)”外,危險源的對象也由原來“根源(source)或狀態(tài)(situation)”修訂為“根源(source)、狀態(tài)(situation)或行為(act)”,更突出人在工作場所的行為是構成危險源的對象。
⑺“危險源辨識(hazard identification)”術語沒有變化。
⑻增加了“健康損害(ill health)”術語,表述為“由工作活動和/或與工作相關的狀況引起或加重的可確認的對身體或精神有害的情況?!?/span>
⑼原有術語“事故(accident)”被合并到術語“事件(incident)”中,表述為“導致或死亡的與工作相關的情況。注1:事故是導致傷害、健康損害或死亡的事件在英文中還可稱為‘near-miss’、‘near-hit’、‘close call’、或‘dangerous occurrence’。注3:緊急情況(見4.4.7)是特定的一種事件”。
⑽“相關方(interested party)”術語表述為“與組織職業(yè)健康安全績效有關的或受其影響的、在組織工作場所內外的個人或團體”,將組織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相關方進一步明確界定在組織工作場所內外的對象。
⑾OHSAS18001:2007直接摘錄了ISO14001:2004的“不符合(nonconformity)”術語。
⑿OHSAS18001:2007“職業(yè)健康安全(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術語表述為“影響或可能影響工作場所內員工或其他工人(包括臨時工和合同方人員)、訪問者和其他人員的健康安全的條件和因素”,突出變化反映在“可能影響(could affect)”,進一步說明危險源潛在的傷害能力。
⒀OHSAS18001:2007直接摘錄了ISO14001:2004的“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 management system)”術語。
⒁術語“職業(yè)健康安全目標(OH&S objective)”的變化主要是增加了“注2:條款4.3.3要求職業(yè)健康安全目標符合職業(yè)健康安全方針”。
⒂OHSAS18001:2007“職業(yè)健康安全績效(OH&S performance)”術語表述為“組織管理職業(yè)健康安全風險的可測量結果。注1:職業(yè)健康安全績效測量包括測量組織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注2:在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條件下,也可根據該組織的職業(yè)健康安全方針、職業(yè)健康安全目標和其他職業(yè)健康安全績效要求對結果進行測量?!笔沟寐殬I(yè)健康安全績效對象和職業(yè)健康安全績效測量對象更為明確。
⒃OHSAS18001:2007直接摘錄了ISO14001:2004的“職業(yè)健康安全方針(OH&S policy)”術語。
⒄OHSAS18001:2007直接摘錄了ISO14001:2004“組織(orgnaization)”術語。
⒅OHSAS18001:2007直接摘錄了ISO9000:2005“預防措施(preventive action)術語?!?/span>
⒆OHSAS18001:2007直接摘錄了ISO9000:2005“程序(procedure)”術語。
⒇OHSAS18001:2007直接摘錄了ISO14001:2004的“記錄(record)”術語。
(21)OHSAS18001:2007“風險(risk)”術語表述為“危險事件發(fā)生或暴露的可能性與可由事件或暴露造成的傷害或健康損害嚴重性的組合”,對“健康(health)”方面的風險進一步加以突出說明。
(22)OHSAS18001:2007“風險評價(risk assessment)”術語表述為“評價危險源導致的風險過程,包括考慮現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和確定風險是否可接受?!边M一步澄清了風險評價的內容和目的性。
(23)OHSAS18001:2007增加了“工作場所(workplace)”術語,以明確組織的職業(yè)健康安全的具體對象和范圍。
4.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素要求的變化
⑴OHSAS18001:2007“4.1總要求”基本引用了ISO14001:2004“4.1總要求”的表述方式。
⑵“4.2職業(yè)健康安全方針”中的每一處語句的修訂,都使本要素要求更易于準確理解。最高管理者應“確定(define)”并批準本組織的職業(yè)健康安全方針的要求,反映了組織的職業(yè)健康安全方針在工人參與制定的基礎上,由最高管理者確認和批準;職業(yè)健康安全方針應包括“防止傷害和健康損害(prevention of injury and ill health)”及持續(xù)改進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和績效的承諾,使得組織開展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的意圖更加明確;“提供建立和評審職業(yè)健康安全目標的框架(provides the framework for setting and reviewing OH&S objectives)”使得職業(yè)健康安全方針和職業(yè)健康安全目標之間的關系更加明確;職業(yè)健康安全方針要傳達到“所有組織控制下工作的人員(all persons working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organization)”,使得職業(yè)健康安全方針更準確地在職業(yè)健康安全范圍內發(fā)揮作用。
⑶4.3.1要素在題目上有修訂,由原來的“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修訂為“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確定控制措施(determining controls)”,更加明確了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最終目的。整個要素包括組織開展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程序、方法要求,以及確定對危險源采取控制措施的層次要求。在對組織開展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程序要求上,增加了更多方面的內容,特別是組織的變化和設計開發(fā)因素;對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方法的要求更加精煉;增加了組織確定對危險源采取控制措施或考慮改變措施的降低風險順序。
⑷“4.3.2法律法規(guī)和其他要求”要素增加了“組織應當確保在建立、實施和保持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時考慮這些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和其他要求?!泵鞔_了通過識別,獲取、更新、傳達法律法規(guī)和其他要求,目的是將其應用于組織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和保持。
⑸OHSAS18001:2007將OHSAS18001:1999中的“4.3.3目標”、“4.3.4職業(yè)健康安全方案”,合并為“4.3.3目標和方案”。
(6)4.4.1要素在題目上有修訂,由原來的“結構和職責(structure and responsibility)”修訂為“資源、作用、職責、責任和權限(resource,roles,responsiibility,accountability and authority)”,進一步明確要素內容的要求。OHSAS18001:2007的4.4.1要素在內容上從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中承擔特定職業(yè)健康安全職責的被任命者,到其他管理者及工作場所中的人員,都明確了資源、作用、職責、責任和權限方面的內容,層次分明、思路清晰。
⑺OHSAS18001:2007的“4.4.2能力、培訓和意識”要素明確了組織依據確定的培訓需求實施培訓,以及評價培訓效果的過程要求。
⑻OHSAS18001:2007的“4.4.3溝通、參與和協商”要素包含2個子要素:4.4.3.1溝通(communication)、4.4.3.2參與和協商(participation and consultation),進一步明確了組織內外部信息交流和工人參與和協商的要求。
⑼OHSAS18001:2007“4.4.4文件”基本引用了ISO14001:2004“4.4.4文件”的基本表述方式。
⑽OHSAS18001:2007“4.4.5文件控制”基本引用了ISO14001:2004“4.4.5文件控制”的表述方式。
⑾OHSAS18001:2007的“4.4.6運行控制”進一步明確組織為管理職業(yè)健康安全風險,應對危險源相關聯的運行和活動采取控制措施,而且特別強調對變化的管理。在運行控制的要求上,表述更為清晰、有層次、易于理解。將OHSAS18001:1999的4.4.6要素包含的4.4.6b)內容刪除,對涉及組織設計和開發(fā)過程中的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確定控制措施的要求放入4.3.1中提出。
⑿與OHSAS18001:1999相比較,OHSAS18001:2007的“4.4.7應急準備和響應”各項要求更為清晰和易于理解,明確了“組織在策劃應急響應時,應考慮有關相關方的需求,如應急服務機構和鄰居”的要求。
⒀與OHSAS18001:1999相比較,OHSAS18001:2007的“4.5.1績效測量和監(jiān)視”明確提出了“監(jiān)視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針對健康和安全)”的要求。
⒁OHSAS18001:2007增加了“4.5.2合規(guī)性評價”要素要求,其表述方式和ISO14001:2004“4.5.2合規(guī)性評價”相同。
⒂OHSAS18001:2007的“4.5.3事件調查”包括2個子要素:“4.5.3.1事件調查”和“4.5.3.2部符合、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與OHSAS18001:1999相比較,“4.5.3.1事件調查”更明確了事件調查的相關要求,突出了職業(yè)健康安全的管理特點;“4.5.3.2不符合、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對識別和糾正不符合、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的要求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⒃OHSAS18001:2007“4.5.4記錄控制”基本引用了ISO14001:2004“4.5.4記錄控制”的表達方式。
⒄OHSAS18001:2007“4.5.5內部審核”基本引用ISO14001:2004“4.5.5內部審核”的表述方式。
⒅與OHSAS18001:1999相比較,OHSAS18001:2007的“4.6管理評審”明確了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管理評審的輸入和輸出要求。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⑴OHSAS18001:2007標準與ISO14001:2004、ISO9001:2000表述更加兼容,更為利于組織整合職業(yè)健康安全、環(huán)境和質量管理體系。
⑵OHSAS18001:2007標準的內容更為符合職業(yè)健康安全專業(yè)的基礎原理,有利于組織依據標準的要求,提高職業(yè)健康安全的管理水平和績效。
⑶OHSAS18001:2007標準內容的表述更為清晰、有層次,有利于對標準的理解和把握。
因此,基于OHSAS18001:2007標準,修訂我國國家標準GB/T28001-2001,必定對我國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實施和認證工作十分有利。